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优秀党员”系列采访
申丽,女,41岁,中共党员,生理学副教授,基础医学系副主任。从事生理教学工作多年,其深入浅出、善于引导、注重互动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医学院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党员”、师大医学院“优秀党员”称号。从事肺脏微环境研究十余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各类论文十余篇。

Ⅰ 知者不惑 行者无疆
冬日寒风肆虐,草木萧条
当至谨楼下踯躅良久的笔者鼓足劲踏入这栋象征肃穆与庄重的实验楼时
已是浑身僵直。
待至进入办公室
申丽老师俨然已为采访做好准备
这不由得让笔者心中又添几分惴惴
这时
申老师却提议道
“不如我们都坐下来,以闲聊的形式交谈。”
这句话打消了笔者心中诸多慌乱
亦让笔者满腔温暖
只见,她着装端庄得体、面容娴静
目光柔和却不失睿智
一番交谈下来,笔者惊觉:这位睿智的老师
有其作为科研者固有的严谨、刻苦的特质
而同时,她亦如一名理智的斗士
在前进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由于家中有着多位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她同样对医学这条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毅然投身于此。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己兴趣所向,她在读研究生时选择了生理学这一专业。
博士毕业后她选择前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至于为何会在科研之路上选择继续深造这个问题,申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回首昨天,总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做到更好。世界很大,我也想看看,别人都在研究啥?现在国内科研条件和实力发展很快,再加上热土难离,所以后来我选择回国,这也是现在很多海归学者的选择。”
这便提到一个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过程中,申老师都极为看重的品质——善于总结与反思。
她认为,只有总结并反思,才能更为精准地采取下一步行动。就比如做一个科研项目,屡次失败,若不总结过去的经验,下一次实验仍旧会失败。“科学研究的问题是复杂的,受着大量未知因素的影响。即使最充分的准备,也可能得不到有意义的结果,有时候甚至发现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科研者只有在吸取失败的教训后,不断总结和优化新的实验方案才能有进展。否则就是对时间的浪费。”她严肃地说道,眼神坚定。
在学习、工作中
申老师无疑是一名智者
然而
欲为智者,必先成虑者
正因有着行动前的千忧百虑
她才能顺畅地踏出更为坚定的下一步

Ⅱ 个中艰辛 行者自知
每一项科学研究都是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她的科研之路同样充满艰辛。
长沙的冬天湿冷异常,在实验室里她曾经由于大量清洗器皿满手生着冻疮,却不得不带着层层手套继续做实验。也曾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呆在实验室,只为了及时获取新鲜的样本,采集到最准确的数据。不断失败,又不断重来,一个疑难刚解决,很快又来了新困惑,从最初的受不了失败,到慢慢的习以为常,再到尽快摆脱懊恼,客观冷静的分析,从头再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成长和收获。
初到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申老师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语言不畅。
“比如实验室的PI和同事,或许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放慢语速,但当言语涉及专业词汇,特别是初接触时,这些艰难晦涩的单词还是很难准确领会的。”停顿片刻,她接着说道:“上班时听到一些专业词汇,虽然听不懂,但我会记下来,在下班后自己努力查相关资料。然后再把次日可能遇到的问题先想清楚、准备好。每一天都努力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说者风轻云淡,但笔者却感觉到这背后的艰苦异常。
马克思有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正因为科研的艰难,每当研究取得一点进展,其间蕴含的喜悦会被无限放大。
或许人们更多地看到申老师现下的成就,而其背后的艰苦磨难在她的轻描淡写下只被埋藏在成就之后,为自己所知。

Ⅲ 师者为先 桃李果硕
来到湖南师大以后,申老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从刚开始的找不到感觉,到乐在其中,是又一段成长之路。
教学和科研在有些方面有接合点,可以互相促进。在教学过程中,能面对充满活力的青年学子,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获得珍贵的体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种共赢式地成长让她深深喜爱教师这份职业。
怀揣着与对待科研相同的严谨而刻苦的态度,申老师教导出了不少优秀学生。她曾与张冉老师一同指导赵俊鹏团队的课题及文章,该课题曾获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谈及对指导过程及其成果的感触,申老师说,这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准备过程中,不仅团队内部人员有效搭配,各取所长,竭尽全力,不计较个人得失,还得到学校和学院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一些专家教授的珍贵指导,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在团队成员极为热情、积极的工作状态下,团队冲破重重困阻,在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师者善于引导,在互动中牵引学生不断进步,学生亦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芳菲尽现。

Ⅳ 不惑不惧 其往无疆
谈到申老师在生活中的爱好,她说道:“我喜欢安静地看书。”说着,她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两本刚从图书馆借来阅读的专业书籍供笔者翻看,“我觉得能安静专注地看书是种享受,在读书过程中,我还能获得一些科研的灵感。有时候上课,讲到一个知识点时,灵光乍现,发觉课题中的某个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答,所以教学对科研也很有帮助。”
虽然大多数时间申老师都忙于日常工作,从而无法用集中的整段时间去看书,但是我们发现她桌上那本厚厚的笔记,她说“都是零散时间看的,还有自己当时的想法,怕忘记,所以就记下来。”
她表示:“生活本来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纠缠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每个角色都想做好当然难免忙碌纠结。”但在工作之余,她会常常翻阅自己的摘抄笔记。
“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我很感谢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也希望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
没有什么能够达到至臻之境。
她认为只有竭尽全力的过程才堪称完美,纵使结果不一定成功。她说道:“最折磨人的感觉是:本来我可以再努力一些的遗憾。”
望向远方可以让我们明确方向,重视当下则能帮助自己踏实前行。她建议大家把对未来的目标做成阶段性小计划,再思行进。
求知若渴并坚持不懈,正是这种态度使得申老师不曾在行走的道路上迷惑,同时亦无所畏惧;而又因行走在路上,有着向往卓越的追求,她能够不间断地设立新的目标并抵达,永不停歇,则其前方的路不受任何拘束。
如今的她
正如参天之树
根深植于大地汲取养分
而其枝干盘虬、枝叶繁茂
却依旧向往苍天,伸展傲人的身姿
点击打开微信链接浏览
编辑 ▏曹理
文字 ▏《医学生》工作室 (陈馨怡 陆嘉欣)
图片 ▏申丽老师
审核 ▏梁勇 文敏 秦歌
编辑:社欣 审核: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