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今天,我们想向大家推荐一本非常特别的书——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河右岸》宛如一股来自原始森林的清新呼唤,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宁静与深邃世界的大门,让我们重新找回了与大自然对话的能力。
内容简介: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鄂温克族的故事。他们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原始森林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书中通过一位年迈的鄂温克族女人的口吻,缓缓道出了她一生的所见所闻。从她记事起,鄂温克人就在额尔古纳河畔不断迁徙。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难与挑战,但始终坚韧地生活着。
一、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纯净无瑕的自然世界。在这里,你能听到风的轻语,感受到树的呼吸,仿佛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树叶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鄂温克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贯穿始终。他们信仰萨满文化,生老病死都由萨满主持仪式,跳神是他们的图腾。他们主张人死后要回归自然,将逝去的亲人用白色袋子装好,放在大自然中。这种对生死的独特看法,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豁达。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这不仅是对鄂温克族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现代人内心迷茫的深刻反思。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太多的选择,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鄂温克族人,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方向。
二、在文化中,感受生命的深度
书中描绘的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他们独特的民族风俗。从居住的希楞柱到狩猎的仪式,从火种的传承到鹿铃的声音,每一处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他们居住的希楞柱,住在里面的人晚上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几代人在希楞柱里制造出的风声,是一种浪漫,也是生命的延续。他们在猎获熊后,会举行仪式,学乌鸦叫,让熊以为是乌鸦吃了它,而不是人类。火在鄂温克族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作为陪嫁,是母亲对女儿的祝福,火种在迁徙途中也不能熄灭,要代代相传。他们喜欢听鹿铃发出如流水般的声音,认为那是大自然最美的乐章。
这些独特的文化习俗,让我们看到了鄂温克族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诠释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深度。
三、在家族传奇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书中的家族传奇让人感人至深。它讲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展现了家族的兴衰荣辱,也传递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主人公从记事起,就见证了鄂温克族人的迁徙与变迁。他们在面对冲突与挑战时,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坚韧。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这不仅是对鄂温克族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深刻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像鄂温克族人一样,保持乐观和坚韧,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董宇辉说:"我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充满了对生命、对山川溪流、对清风日月、对起舞的萨满、对夜里的月光,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情深的爱。"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也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古老民族的智慧与坚韧,如果你想在文字中感受生命的深度,那么《额尔古纳河右岸》一定是一本你不能错过的书。它会带你走进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让你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心灵的慰藉,就像它曾经给予我的一样。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用文字温暖心灵,用故事驱散迷茫。愿你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力量。
编辑:王泽凯
责编:黄鸿剑
审核:张明明